- 案 名Project|復古絮語
- 空間性質住宅空間
- 面 積24 坪
- 格 局3房1廳2衛
- 座落位置台北市 文山區
- 主要材料實木皮、鐵件、噴漆、木地板、花磚、人造石、塌塌米、小冰柱玻璃
New Project | 復古絮語
男屋主是喜歡台灣的法國導演,時常透過紀錄片關注台灣的種種;女屋主則是以展場設計為業的台灣人,在有預算的控制下,根據兩人的共同喜好將空間定調為台式復古風格,讓過去留下的物件和新添入的花磚共譜絮語,融合新舊。
屋主的收藏中,有一只深茶色老式實木櫥櫃,裏頭存放碗盤與書籍,斑駁的木條述說著年代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跡,背景牆利用朱丹紅色調襯映,散發著溫暖沉穩,更圍塑出溫馨的用餐領域。
設計上運用一道斜度貫穿公私領域,從餐廚區延伸至臥房內,特別以傳統花磚呈現古早的中式氛圍,佈有對稱拼花和漸層的暖杏色傳達在地風格,客廳則以木地板和純白色調共構清爽純淨的玄關入口,留白的牆面讓屋主享有投影樂趣,並運用開放層架展示其珍藏的DVD、CD,讓點滴累積的物件成為生活可見的元素,傳遞兩人與眾不同的性格。
格局維持原有三房,除了主臥和作為剪片需求的工作室外,運用榻榻米和輕隔間創造通透的彈性場域,作為朋友來訪時留宿,亦或兩人午睡的一角,皆恬適而自在。
最後,在揉塑台灣復古韻味的當下,也加入些許現代俐落的元素,運用洗手檯面的人造石與薄荷色鐵件,以相同的灰綠色調拼組幾何造型的長虹玻璃拉門,輕盈地劃分公私區域,創造融合昔日與現代的趣味私宅。
男屋主是喜歡台灣的法國導演,時常透過紀錄片關注台灣的種種;女屋主則是以展場設計為業的台灣人,在有預算的控制下,根據兩人的共同喜好將空間定調為台式復古風格,讓過去留下的物件和新添入的花磚共譜絮語,融合新舊。
屋主的收藏中,有一只深茶色老式實木櫥櫃,裏頭存放碗盤與書籍,斑駁的木條述說著年代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跡,背景牆利用朱丹紅色調襯映,散發著溫暖沉穩,更圍塑出溫馨的用餐領域。
設計上運用一道斜度貫穿公私領域,從餐廚區延伸至臥房內,特別以傳統花磚呈現古早的中式氛圍,佈有對稱拼花和漸層的暖杏色傳達在地風格,客廳則以木地板和純白色調共構清爽純淨的玄關入口,留白的牆面讓屋主享有投影樂趣,並運用開放層架展示其珍藏的DVD、CD,讓點滴累積的物件成為生活可見的元素,傳遞兩人與眾不同的性格。
格局維持原有三房,除了主臥和作為剪片需求的工作室外,運用榻榻米和輕隔間創造通透的彈性場域,作為朋友來訪時留宿,亦或兩人午睡的一角,皆恬適而自在。
最後,在揉塑台灣復古韻味的當下,也加入些許現代俐落的元素,運用洗手檯面的人造石與薄荷色鐵件,以相同的灰綠色調拼組幾何造型的長虹玻璃拉門,輕盈地劃分公私區域,創造融合昔日與現代的趣味私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