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人企劃 craftsman project

o2 · 配裝

整齊劃一的黑色制服,鐵灰塗裝的帥氣卡車,先洗手、擦掉汗水、換上白色的手套,與客人打招呼、自我介紹,他們是配裝師,位在室內設計環節的最終端,也就是完工後,訂製家具廠商會委託他們服務,將家具細心地送到每個等待已久的人手上。

記憶裡,送貨大多都穿拖鞋、汗衫,滿頭大汗拆開包裝,汗隨即滴落在新的沙發上,這種事我並不希望發生,要先把身上汗水清潔一遍甚至換一件衣服,我講求「你現在碰的每一樣東西,大至家具;小至杯子,都要當成是自己的。」你走進客戶的家,這就是你家。

接手爸爸手上的廠商後,比起照著做,我更喜歡“討論”「完成一件事情有十種方法,你們告訴我五種;我告訴你們五種,我們可以交流,然後一起找出一個最棒的方法。」多數跟客製化家具配合,現場要保護、安裝及定位,突發狀況要能臨機應變,基本上人人都內建一些水電和木工的技能。

此外,我不做惡性的「削價競爭」,會主動問的就是喜歡我們的服務,而不是用金錢去衡量我們的價值。早期找師傅,開頭都是問“一車多少?”上游做這樣的選擇,曾讓我很不平衡,這種以拼“量”取勝的服務 ··· 讓我不斷地問自己「我能接受嗎?」。

某次接洽廠商,劈頭就被問:「你們工人有幾個?」我不太喜歡這種用社會階級去定義服務的人,各行各業都是靠“專業”在生活,沒有專業,你只知道如何做事,但你不知道最好的方法!我的團隊也不是純搬工,他們擁有疊貨、搬運和組裝的技術,所以稱呼是一門學問,更是一種尊重。

小時候看爸爸天天開著貨車四處跑,這麼辛苦卻只有這樣而已嗎?後來倉儲是一個跟我爸很大的衝突點,因為我一直在思考這個行業該怎麼讓它有變化性?倉儲無論要囤放、進口或出口,作為中繼站整合物流和管理,一條龍的服務,可以衍生的事情很多 ··· 人生!玩玩看才知道。

Q:工作上你最注重什麼事?

我很幸運,我底下的夥伴都很願意理解我想做的事,也願意去做改變,我一直覺得技術可以零分,但態度一定要一百分!今天不管是工作、待人處事,若沒有基本的尊重,不用說合作了!相處都沒辦法,同樣,我也沒辦法接受夥伴在工作上不被尊重,工作上我最注重的就是態度和負責任,尤其遇到問題不能一昧推卸,在廠商面前不會可以問,但態度不好真的沒人可以救你。


Q:這幾年有感受到“缺工”的狀況嗎?你覺得原因是什麼?

關於缺工,我們一直都很缺(一開始就找不到),大家都會先入為主,倉儲很操勞、搬家具很累,這無可厚非!但來了就會知道,做每件事都有屬於它的方法,有了方法就會很輕鬆,這也是我正在做的轉型,做配裝其實可以很酷、很帥、很有成就!想讓大家看見配裝師不一樣的面貌,更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。


Q:配裝這一行業,還觀察到了什麼樣的問題?

以往我們這一行幾乎全年無休,接到電話就出門,只有過年才休息,但這樣的下場即是“沒有生活”,我們幾乎都不是台北人,想讓彼此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、自我放鬆,所以在這幾年間開始做調整,目前最大的成功就是周一到六工作,而周日是完全休息的!而今年開始還想針對超過兩天以上的連假,公休休息!最終目標就是周休二日。



Q:二代的承擔在思考上有什麼差異,最大的困難的是什麼?

起初關於怎麼帶人、做事,都是看著爸爸,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學習,過程難免會有摩擦,好在我在第三方角度,能大概了解員工和老闆是什麼心情,意見不一致的時候,我會選擇默默去做,讓大家直接看到成果 ··· 往後他們也不會那麼排斥“改變”這件事,每次都照著前輩方式,這樣永遠不會成長!另外,面對廠商也不容易!因為我臉上就寫著「年輕」兩個字,未合作就先瞧不起人的場面真的很多 ··· 但長輩的作法就是要你忍耐,賺錢就是這樣(台語)這句話許多年經人應該都聽過!若今天把每一件事情做對、做好!當成果無可挑剔,就沒有人會去在乎你的來歷還,附帶而來的是無比的尊重!當過程慢慢有了自信,我才了解到我做的是“對的事情”,是往“對的方向”,當你開始認同自己,內心就不會搖搖欲墜。



Q:大家都怎麼看待配裝這一行,會希望子女接手嗎?

大家都會說這行不好啦!這行沒辦法做一輩子、職業傷害等等 ··· 諸如此類的話聽太多,秉持著一股信念,像我覺得工作不夠有趣,所以正在努力讓它變得更有趣中。直到現在累積十年多的經歷,我也不會要求我的小孩一定要接手 ··· 只希望無論他做什麼工作,一定要找到“熱忱”,而非以賺錢為前提。



Q:未來會想做什麼樣的改變?或是對工作的憧憬?

未來我想把新的倉儲改建成工業風,角落可以弄成展間,有乾淨的淋浴區和員工休息室,讓他們出勤回來可以好好沖洗、休息!且來應徵的人看到良好的環境,印象也能立即的改善!(覺得這老闆不一樣)還要有一個認真的櫃檯,牆壁懸掛工具、腳踏車等等。我們一直有在設計一些商品,像手繪一些配件、燈具給工廠製作,「人家賣iphone,我就賣iphone的配件。」夢想是有一個平台讓我的夥伴們去發揮,因為我並不想要他們一輩子是員工,我希望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老闆,工作維持基本的開銷,但人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