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 認識新古典,緣自希臘的方序精神 ─ │ 甘納設計 │
看著線板,總讓人有種住在「 國外 」的感覺 ⋯ 對吧?
線板最早可追溯於古希臘,當時建築講究勻稱、對稱與精準,歐洲許多歷史悠久的房子都可見線板的蹤跡,尤在英國的新古典晚期,演變成一種裝飾藝術,名為“攝政風格”,豐富又有層次的線條,被廣泛用在建築外觀或室內飾面,當然,也藉由殖民傳到了美洲,隨著與既有文化交融,產生了不同支線的美式風格,於後世颳起了一陣華麗的裝飾旋風
簡單來說,線板即在平面上使用一些不規則飾條或雕花刻成的圖案,來增加空間的立體感,顆粒與線性帶來交織的紋理,不侷限於牆面,創造出堆疊而豐富的視覺體驗。在國外,很多設計甚至把線板當成主角,如門框、燈座、櫃面,將線板比喻“傳達空間的精神符號”,讓空間氛圍從2D到3D的效果,迎來視覺的轉折。
線板最精彩之處在於比例的拿捏,彷彿觀賞著原始而宏偉的歐美建築,掌握分割原則,渲染空間的大器。不同於歐洲皇室富麗,或文化大熔爐下的美式鄉村,在近代,線條變得簡潔、俐落,從大面積的鋪敘,到漸漸設計在人們通常不太注意的地方,如框邊或天花板接縫,留給了懂得欣賞與細心的人去觀察。
我們喜歡在住宅裡點綴一些線板 ( 當然要看業主喜好),以往的線條分割都是平面,如今我們希望牆面轉折能更為立體,於立面錦上添花,以優雅之姿轉化空間更好的面貌,為角落注入古典精神。
在疫情這幾年,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多,在家拍片、拍照的人不在少數,許多業主都會要求家裡要有一處空間做背景,買不同家具與之搭配。線板,比壁紙耐看,更勝白牆的平淡,退居在身後,低調又美觀,方序間的切割比例得宜,細節跨越年代,每天看著都是一種享受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