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主題文章
─ 設計偏執!空間對稱之美 ─ │ 甘納設計 │
你知道嗎?對稱之美,其實是建立在數學模型之上!
公元前300年,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分析出平面二維物體的「平面幾何」,如此的絕對美感,影響了往後數千年藝術史,從文藝復興時期、工業建築、攝影、服飾等,直至現今仍常見於生活。猶如電影領域,「對稱控」導演魏斯・安德森的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》作品中,飽滿顏色與對稱安排,都讓有視覺強迫症的觀眾看得超級過癮,他的每部作品、每個畫面,隨意擷取,都是一幅美麗的敘事構圖。
「對稱」是對完美的偏執。當然在空間設計裡,亦不乏對稱設計的呈現。
於「敘色擇學」中,青籐籃雙洗手台、雙鏡面,搭配白色磁磚的序列背景,就是一種建立在機能需求上的對稱美感,可兩人同時使用,洗漱不塞車,以設計賦予彼此一個從容的早晨。「昌傑好好」則是在廚房,利用大膽、戲劇化的黑白紋路製造對花,畫面豐富又大器,一個牆面就能成為空間的焦點。「拱門之間的細語呢喃」裡對稱的拱門,都是萃取自平衡之美。
即便藝術是自由揮灑創意而來,其中仍不乏數理演算,是否也算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並存呢?



